您现在的位置:湖州文明网首页 > 道德模范 > 全国级道德模范陆松芳

全国级道德模范陆松芳

时间:2015-11-24  来源:   [字体大小: ] [打印] [关闭窗口 ]

陆松芳,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厚皋村人,育有一子一女。20多年来,陆松芳一直都以拉煤饼、送煤饼为生。虽然今年已经79岁,但老人身子骨还是很好,子女多次都劝告他回家享享清福,他却坚持自食其力。这位靠送煤为生的朴素老人,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毫不犹豫地捐出了11000元。这些钱,即使他不吃不喝,也要连续两年卖煤饼才能赚到。他先后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08年第二届湖州市“文明五心”好公民;2009年第二届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首届浙江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灾区群众是我们的兄弟” 
陆松芳从58岁起就在德清县新市镇租房独立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不管严寒酷暑,他送煤的车从不停,他的腰也因长年劳累而佝偻。送煤饼的活又脏又累,每百斤送到对方那里按照路程远近收费2至3元。一车煤饼大约在350公斤到400公斤,一般陆松芳一天下来可以送上两至三趟,收入在40元左右。虽然收入微薄,老人却把省吃俭用的钱,几乎都用来帮助别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陆松芳来到了新市南昌社区办事处,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三本共10000元的存折,坚决表示要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社区工作人员知道他的钱得来不易,让他捐1000元就好了,还让他的儿子劝劝他。陆松芳不但没有同意,还到银行将万元存折换成了现金,亲自送到了社区工作人员手里。老人说:“地震中那些受灾的人都是中国人,我们和他们就好像是兄弟。现在,这个兄弟遭难了,没有饭吃了,而我这里还多一碗饭,我是不是该把这碗多出来的饭给他吃呢?”社区工作人员被老人简单朴实的话感动了,最终收下了老人的捐款。 
“人要帮助别人,活着才踏实” 
陆松芳老人一直以来都在做好事。他收入微薄,勤劳工作,却不忘社会责任。在去年年初的那场大雪灾中,老人不仅自己带头上街扫雪,还当场掏出了1200元,购买了60把铁锹,向路人表示,谁愿意为大家锹雪扫路,可以自己来取铁锹,用完后就归他使用。在建造当地一座大桥时,老人捐助了600元。几年前,镇边的凉亭拆了没造好,他出资9000元建造。平时,老人拉煤饼经过任何地方,都会捡走路上的垃圾,然后丢到垃圾场。 
老人从小丧父,母亲在周围邻居的帮助下才得以抚养儿子长大。所以他从小就知道“要记着人们的大恩,要帮助别人。”他说,“人应该有良心,活得才踏实。”老人对生活没有什么奢求,每天虽然很累,但他很快乐。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不需要那么多钱,自己够用就行” 
老人去年被评为2008年度真情人物、“感动中国”2008年度候选人、“责任中国”之“十大责任公民”、2008年度“浙江骄傲年度致敬人物”之后,依旧是每日早起拉煤辛勤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依旧是那样质朴温暖的笑容和眼神,也依旧是粗茶淡饭,知足常乐。老人的事迹传开以后,当地一个企业家想聘他为名誉职工,每月工资千元,但被陆松芳拒绝了:“还有儿子会养我,不需要那么多钱,自己够用就行了。”说起自己的生活,陆松芳没说一个“苦”字,反而觉得很快乐。老人目前仍独自租住在南昌社区的一处老四合院单间里。这个房间只有四五个平方米,除掉一张床和门板搭起的餐桌外,几乎没什么家具。衣服和鞋子都在露天放着,房间里最多只能容纳3个人。除了电灯,陆松芳家也没有其他家用电器。他很少花钱。清晨醒来,用前一天剩在脸盆里的小半盆水洗脸,然后掀开床边矮桌上的一个纱饭罩,取出一碗剩饭,用热水泡一下当早饭。常常没有任何下饭的菜,就连一点咸菜也没有。偶尔,他才给自己买上一个三块钱的盒饭。“他吃饭很少买菜,邻里烧菜多了,就送他一些。”陆松芳每天都在一家叫“双德利”的竹木制品厂里蒸饭,那里的职工对他的情况很熟悉。老人基本没吃过荤的。在邻居们的记忆中,他省吃俭用,连菜也舍不得买,但为雪灾捐款、为灾区捐款、为修桥修路捐款,他从不吝啬。 
在老人所在的社区,他是大家公认的“和谐邻里助人为乐”的好榜样。在煤饼厂,他和工友相处融洽。天气热了,他经常给大家买西瓜,他与邻居们和睦相处,经常照顾年岁已高的房东。“陆松芳是南昌社区和谐邻里,互帮互助的好榜样,他无私助人的品质是社区工作人员学习的楷模,也是南昌社区所有居民学习的榜样。”社区工作人员这么说。老人出名后,经常有社会各界人士带着礼品来看望他,老人总是拒绝,实在推脱不掉,老人总是首先想到送给自己的工友、邻居和身边的困难户。老人获得的奖金,绝大部分又捐给了社会,用于做各种善事。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湖州市文明办 主办 浙江省湖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2004-2015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仁皇山路666号(行政中心) 邮编:313000 电话:0572-2398836 2398837  浙ICP备05002024号网站
技术支持:湖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