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州文明网首页 > 头条新闻 >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湖州探索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湖州探索

时间:2019-08-23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 [打印] [关闭窗口 ]

编者按: 

  文以载道,德以化人。加强城乡基层文明建设,要以崇德向善的文明环境熏陶人、塑造人。2018年8月,自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吴兴区被列为浙江省试点区以来,湖州市文明实践注重与志愿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成为湖州城乡基层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基层党组织回应群众关切的有力抓手。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前往湖州市安吉、长兴、吴兴、南太湖新区等地,通过实地察看、集中座谈、单独访谈等方式,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就湖州探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性做法进行了调研。 

 

  盛夏的湖州,蝉鸣风荷、满目叠翠。从散落村间、白墙黛瓦的文明实践基地到整齐划一的城市幸福邻里中心,所及之处风貌清新、人居秀美,让湖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愈发飘溢出“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独特魅力。

 

  点亮一城新风的“家园志愿”服务,让村民畅所欲言的“户主大会”,将群众矛盾化解在基层的“道德门诊”……走进湖州的大街小巷、村头巷尾,调研组深切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已经在湖州全域推开,实践科学理论、传播主流价值、弘扬乡风文明的作用不断显现,持续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1.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走村入户宣讲防台风、抗台风注意事项,在老旧小区排查高空安全隐患,为孤寡老人送上食物储备,在安置点给转移民众播放电影……今年8月,“利奇马”台风带来的强降雨突袭湖州,安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裘立彬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防御抢险工作中,而在工作之外,他还在所住小区以“家园卫士”的身份为社区受灾居民排忧解难。

 

  作为湖州市8万名“家园志愿者”的一员,裘立彬“八小时外”发挥自身职业优势进行“家园志愿服务”是湖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吴兴区龙泉街道白鱼潭社区,退休教师陈泽林以“家园园丁”的身份,每周为社区孩子们教授书法;安吉昌硕街道的老干部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工作室里总是热热闹闹,这里的老干部、老同志组成了“家园顾问”,特长就是在物业管理纠纷上出谋划策、调解纠纷;而在城乡基层,由医生、文艺工作者组成的“家园医生”“家园文工”正在为群众们送去健康服务和文化大餐……

 

  从公安民警到党员干部,从教师到文艺工作者,从医务人员到律师,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湖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家园志愿服务”的盛景。“党员干部用‘八小时外’的时间就近开展志愿服务,不仅有效发挥了他们的特长,而且用行动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了一抹亮丽的红色,增加了城市的温度。”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表示。

 

  “‘大脚印·小脚丫’亲子课堂”“雨荷越剧队”“童伴影院”,每日提供免费阅读,每三日一场公益活动,每月一次志愿服务讲堂……在吴兴区仁皇山街道“幸福邻里中心”,每天,迎来上百人次的居民聚集在这里参加活动,社区居民王先生暑假将孩子送进了青少年公益课堂,他说:“英语绘本、安全培训,还有书法绘画课,既解决了孩子无人照看的难题,又能丰富课余生活,一举两得。”如今这里成为社区百姓最愿意去的地方,也是凝聚笑声最多的地方。

 

  “芦笋鲜,白鱼肥,休闲农耕瓜果也飘香,文化广,素质好,崇学守信邻里更和睦……”优美动听的村歌,唱出了长兴县北汤村的美好景象,谁能想到,这个曾经“河道淤塞,河水黑臭”的村庄变成了如今美丽乡村的典范。“以前一些村民把鱼肚鸡肠、剩菜剩汤直接往河里倒……反正是脏水嘛,大家觉得无所谓。”村党支部书记汪海浪告诉调研组,现在村里招募了河道清洁员、道路保洁员、垃圾分类清洁员,还给老百姓建了“环保台账”,人人参与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报纸、塑料瓶0.8元/斤、纸板0.5元/斤、书本0.6元/斤……在安吉、长兴的多个村庄,调研组看到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价目表》,从以入村培训、扫码积分等方式引导农户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到保洁员每天清运分类垃圾,再到清运车直接开到村镇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这种“垃圾不落地”的分类处理方式,在湖州美丽乡村已经成为现实。

 

  “‘两山’宣讲团”“村嫂宣讲团”“旱船宣讲队”把生态环保、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的“书面语”变成“大白话”送到乡间田头,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艺家八进文化礼堂”引导文艺家结对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最美家风+”倡导家庭个个扬美德、户户立家传家训、扬家风……在湖州大地上,从志愿服务到移风易俗,从优化生态环境到以德润心厚植乡风民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正在湖州全域展开,古韵新姿交相辉映,宜人宜业宜居的独特魅力愈发令人神往。

 

  2.机制创新让文明实践活起来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政府采购为每个乡镇送戏下乡不少于5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群众性文化活动、移风易俗、志愿者服务等如此细致的量化标准,正是湖州市制定的全国首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范》。

 

  “我们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制定规范的依据,在14个方面明确了25项数据标准,更好地解决了乡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庆瑜介绍,为形成常态化机制保障,湖州市还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定期到农村蹲点,同时,作为全国试点县的长兴出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规范》,是全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的首个地方性标准规范。

 

  如何能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实、落细、落小?湖州市布局了“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基地”“五级联动”的工作网络:1个文明实践指导中心、6个文明实践中心、78个文明实践所、703个文明实践站、4217个文明实践基地,从湖州市一级延伸至布局分散的自然村落、企事业单位和景点。

 

  在“五级联动”的文明实践体系中,“一把手”担任中心主任,作为文明实践最直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其相关工作实效纳入对市级部门、区县的年度综合考核和意识形态责任制督查范围,以考评结果作为评价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志愿服务定制”“第三方志愿队点评”……菜单式定制,成为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创新,涵盖民生需求方方面面的文明志愿服务项目清单1200余份,各类志愿项目1.5万余项,群众只需要登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就能随时“点单”,“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在这一平台上得以实现。此外,云平台通过搭建基础数据库、民政数字平台、社会组织综合监测网络等,连接“网上+网下”动态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文明实践日常活动开展情况。

 

  调研组了解到,在强化文明实践队伍建设方面,全国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已在湖州“上线”,学院聘请37名专家担任志愿服务培训专家,结合湖州实际,以学习考察、现场实践、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培训,目前,已开展专业培训6期,培训志愿骨干1800余人次。

 

  与此同时,湖州市进一步完善培训奖励机制,积极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星级评定制,将志愿服务时长纳入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为保障文明实践活动的高效推进,湖州市不断创新经费保障机制,目前已经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并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实践文明,如安吉县吸纳社会资金300万元,成立全国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长兴县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筹建“慈善道德基金”;湖州市为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设立1000万元“好人有好报”慈善关爱基金……

 

  3.多元共治提升百姓幸福感 

 

  在长兴县港口村,“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新风尚来源于已推行4个年头的“户主大会”。“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6.5万元,经营性固定收入85万元。”2019年年初,在长兴县港口村民户主大会上,村党总支书记孙根法向全村村民“汇报”过去一年村里各项事务的成绩及下一年的目标任务,全体户主对村2018年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现场公布结果。大会上还表彰了当年度评选出来的“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家庭”“垃圾分类示范户”“优秀党员”等。

 

  孙根法告诉调研组,以前,村民关心的只是自家小事,对村里的集体事务并不上心,对村两委的工作缺少全面了解,村里工作推进困难不说,也容易引起村民上访。通过每年召开户主大会,这一年村干部到底做了什么工作,第二年村里又想干什么事情,全都让老百姓知晓,不断激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一方面让老百姓更加了解村干部,另一方面也让村干部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村子要发展好,不能只靠村干部,更要靠每一个人。”李志发是港口村的一名老党员,退休后加入了村志愿服务队伍,他平时积极向村民宣传扶贫、就业、社保等各类政策,是村里一致称赞的“热心人”。2018年村户主大会上,李志发被评为优秀党员,这使他更加坚定了要在村民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共同把家园建设好、维护好的想法。

 

  乡贤文化底蕴深厚,是乡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力量。湖州积极培育乡贤群体,“老娘舅工作室” “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目前,一大批作风优良的老干部、老党员、经商能人脱颖而出,利用特有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成为群众“调解人”。与此同时,在基层农村,妇女志愿服务队伍是调解家庭矛盾、和睦邻里关系的重要力量,“德清嫂”“平安大姐”“汤嫂工作室”……一个个“能顶半边天”巾帼志愿者成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知心人。

 

  为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度和精准性,湖州市还广泛发动专业社会组织力量的参与。在长兴县龙山街道文明实践所,调研组看到,1100余平方米的办公区宽敞明亮,目前入驻了温情社会工作服务社、乐居工作室、启航服务中心等众多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的公益项目,涉及关爱服务、应急救助、司法援助等领域。目前湖州市已整合吸纳150余家社会组织专业志愿者团体,分布在调解、公益慈善、文体、社会服务等领域。

 

  “在文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让志愿服务从原来民间自发的‘游击战’,上升为制度化、常态化的‘集团军’,有效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率。”湖州市文明办主任王有娣说。

 

  4.内外兼修成就景美人和、淳美民风 

 

  仁皇山街道文明实践所不断有业主报名、预约当家园志愿者;孝丰镇开展“微孝”志愿服务,2000余名群众主动参与;八都岕村民们主动把景区公路沿线围墙和辅房全部无偿拆除,礼让出十里银杏美丽风景线……从引导到参与、从被动变主动,文明实践给乡风民俗、文化活动、人居环境带来看得见的改变。

 

  在湖州吴兴区有着“睦邻雅居、人文碧浪”之称的碧浪湖小区,73岁的退休教师陈幼荣向调研组讲述了她最近感触颇深的一件小事,前些天,住在214幢的一名小学生送给陈奶奶一幅画,画的是担任“道德医生”的志愿者劝导小区业主停止损绿,将绳索秋千从绿树上取下的事。这位孩子说:“老师让我们画有关文明的主题,我就想到了‘道德’奶奶劝导不文明行为的事。”

 

  “我们这些‘老太太’的志愿行为,能够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文明的种子,这多有意义啊!”陈幼荣感慨地说,“我们在9年前成立了‘道德门诊’,当时只有3个人,对小区内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以及邻里纠纷进行‘诊疗’,开具‘处方’化解问题。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我们也越来越信任,‘道德门诊’的每一个成员辛苦的同时都很有价值感。”

 

  短短一年多时间,像陈幼荣这样的家园志愿者增加到7万多名,全市六大类家园志愿者近8万人,累计在1296个村居开展了100余项家园志愿服务项目,解决各类问题2440个。据统计,截至目前,湖州全市300万人口中注册志愿者超80万,志愿服务时长超400万小时……湖州已经形成了“人人争当最美志愿者”“志愿服务在身边”的良好氛围。

 

  “6年前高禹村还是一年酒席量达上千场的‘酒席村’,我家一年人情往来费用高达三四万元,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安吉高禹村村民杨蒙告诉调研组,“如今村文明实践站免费为村民提供宴席场所,解决了摆酒场地的问题,节约了一大笔费用。户均人情往来支出降到6000元,村民‘无事酒’少了,关系反而更融洽了。”杨蒙也率先加入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做思想工作。

 

  2018年11月,长兴县探索建立宴席准入制度,制定下发《长兴县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方案》,推出了“新式婚礼、简式葬礼”等菜单服务。用土烧酒替换高档酒,当地特色菜赢了海鲜大餐,鞭炮数量直降至以往的零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减办或不办。长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少鹏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来,以移风易俗为切入口,截至目前,长兴县共少办酒席945场,节约各类费用7500万元。”

 

  “行到吴村香雨亭,柳丝斜拂酒旗青”,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故居鄣吴镇,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徽派古建筑散落于山脚下,因地处湖州市西北山区,鄣吴镇群众服务和社会治理难度较大。去年1月,该镇党员、热心群众、退休干部、教师、医生自愿成立了平安家园卫队,每村5至10人开展治安巡逻、平安建设和服务群众工作。今年以来,全镇报警率下降53.2%,黄赌毒警情报警零发生,通信网络诈骗案件、刑事案件零发生,让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到基层每一个“神经末梢”。

 

  5.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思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要结合县乡村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评估总结各试点地方一年来阶段性的工作经验,为全国范围内推开探索“体系+组织+项目”的发展路径,让文明实践中心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精神信仰家园、和谐幸福家园、文化传承家园和文明风尚家园。

 

  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部署,全域推进文明实践。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市委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各有关部门“一盘棋”统筹,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环境美、人文美、乡风美“三美”联动的湖州样板。通过制度机制,从顶层设计层面夯实资金、场地、人员、活动等各类要素保障,构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格局。

 

  文明实践凝聚价值共识,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湖州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开展的各项文明实践,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政策理论宣讲有机融入各种文化活动中,拉近了基层党员和群众间的情感距离,厚植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送理论、送文化、送温暖,在打开服务之门的同时,也打通了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

 

  资源整合,提升效用,弹好文明实践“协奏曲”。湖州把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资源有效整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文化礼堂的同部署、同建设。此外,结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运用“学习强国”平台,由“各自为政”变为“兵团作战”,实现“一站式”“组团式”服务,内容供给的规模更大,供需对接的精准性更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均衡,叠加效应初步显现。

 

  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的服务力,是其热在农村、热在日常的关键。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推进要经过充分调查,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发展需求,将主要工作融入进惠农惠民的具体事务中,做到在乡村群众中“入脑入心”,让群众“学的进、用得上”,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不同种类、不同领域内容的相互融合一站式公共服务“共同体”,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活动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道德水平。(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赵婧、严红枫、白雪蕾、黄珺、胡熠烨)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湖州市文明办 主办 浙江省湖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2004-2015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仁皇山路666号(行政中心) 邮编:313000 电话:0572-2398836 2398837  浙ICP备05002024号网站
技术支持:湖州在线